2015年7月29日 星期三

洞仙歌 林外 垂虹橋

洞仙歌   林外

飛梁壓水  虹影清光曉林外  橘里漁村半煙草  嘆今來古往  物換人非  天地裏  唯有江山不老 

雨巾風帽  四海誰知我  一劍橫空幾番過  按玉龍嘶未斷  月冷波寒歸去也  林屋洞天無鎖  認雲屏煙障是吾廬  任滿地蒼苔 年年不掃

推測的大意

長橋映波風光好
橘林漁村是我家
世事無常山河在
人海浮沉數起落
老驥伏櫪不如歸
回到自然無拘束

洞仙歌,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原用以詠洞府神仙。有中調和長調兩體。

林外(1106-1170年),宋福建晉江馬坪村人。

林外年輕時,屢試不第,54歲才上榜進士,受命興化 (歷史上福建省的一個縣) 縣令。

有人說,他曾在杭州西湖酒肆壁間,題了一首七絕: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題臨安邸》。也有人認為作者是溫州平陽(今浙江)人 林升 所作,因為留在粉牆上的墨跡是行草,「升」與「外」形體酷似。

至於《洞仙歌》,宋 楊湜 古今詞話:

「此詞乃近時林外題於吳江垂虹亭,世或傳以為呂洞賓所作者,非也。詞譜作昔有人題此詞於吳江垂虹橋,不書姓名,或疑仙作,傳入禁中。孝宗笑日:『以鎖字押老字,則鎖當音掃,乃閩音也。』訪之,果系閩人林外所作。」

垂虹橋素以「江南第一長橋」而聞名。在吳江市松陵鎮。

本初建於北宋慶曆八年(1048年),名利往橋,俗稱長橋。原為木橋,元泰定二年(1325年)改建成石橋。全用白石壘砌,原長500餘米,由72個拱券形橋孔組成.三起三伏。蜿蜒如龍。因橋「環如半月,長若垂虹」而得名。

此橋於1967年大部分塌毀,現尚存東西兩端20餘孔,1986年被當地政府闢為「垂虹遺址公園」。








飛梁壓水 虹影清光曉

【飛梁】淩空飛架的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晉水:「水側有涼堂,結飛梁于水上。」

明 李夢明 玄明宮行:「前矻石柱雙蟠龍,飛梁逶迤三彩虹。」

【清光】

1. 皎潔明亮的光輝。

南朝齊.謝朓.侍宴華光殿曲奉為皇太子作詩:「歡飫終日,清光欲暮。」

唐.崔備.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陸郎中詩:「剪燭清光發,添香暖氣來。」

2. 敬稱他人的容貌丰采。

漢書.卷四十九.錯傳:「今執事之臣皆天下之選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猶五帝之佐也。」

唐.皇甫枚.飛煙傳:「一拜清光,九殞無恨。」

【曉】

1. 名詞 天剛亮的時刻。如:「破曉」、「拂曉」。

元 王實甫 西廂記 第四本 第三折:「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2. 形容詞 清晨的。如:「曉霧」、「盧溝曉月」。

唐 李商隱 常娥詩:「長河漸落曉星沉。」

橘里漁村半煙草

【橘】

植物名。芸香科柑屬,小喬木或灌木。枝纖細有刺。葉狹長而尖,葉柄與葉片間有關節。花白色五瓣。秋天結果實,亦稱為「橘」,形小而扁圓,果皮為紅黃色,果肉多汁,味甘酸可食。果皮、種子、葉片等均可入藥。

福建的「福橘」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長期以來以色澤紅豔、酸甜適口頗得消費者青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福橘紅遍閩江兩岸,並遠銷東歐及東南亞,並在1986年和茉莉花、榕樹一起被正式定為福州市果、市花和市樹。1998年,福橘種植面積達到頂峰,全市共有10餘萬畝,占了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的半壁江山。

【里】

1. 內部。通「裡」。

元 馬致遠 四塊玉 佐國心曲:「命里無時莫剛求,隨時過遣休生受。」

2. 居所、居處。

詩經 鄭風 將仲子:「將仲子兮,無踰我里。」

孟子 離婁下:「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里。」

3. 街坊、巷弄。

後漢書 卷五十四 楊震傳:「連里竟街,雕修繕飾,窮極巧技。」

唐 韓愈 柳子厚墓誌銘:「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徵逐。」

4. 故鄉。如:「故里」。

文選 江淹 別賦:「割慈忍愛,離邦去里。」

5. 今地方政府行政區域之一。在鎮之下,鄰之上,與村平行。

6. 量詞。計算長度的單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今以一公里等於一千公尺。」

【漁村】

漁民聚居的村莊。

唐 盧綸 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漁村繞水田,澹澹隔晴煙。」

宋 柳永 訴衷情近:「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只要是沿海的地方,就有人去捕魚。福建漁業主要的分佈在甯德、福州、莆田、泉州、漳州。

【半】

1. 在中間。如:「半夜」、「半山腰」。

唐 張繼 楓橋夜泊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 二分之一。如:「半數」、「半邊」、「半碗飯」、「年過半百」。

3. 喻極少。如:「一星半點」、「一分半鐘」。

4. 部分、不完全的。如:「半成品」、「半生不熟」、「半新不舊」、「一知半解」。

5. 事物二分之一的部分。如:「剖半」、「一半」。

莊子 天下:「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煙草】

1. 煙霧籠罩的草叢。亦泛指蔓草。

唐 黃滔 《景陽井賦》:「臺城 破兮煙草春,舊井湛兮苔蘚新。」

宋 謝逸 《蝶戀花》詞:「獨倚闌幹凝望遠,一川煙草平如翦。」

明 陳子龍 《春郊》詩之一:「娛情向煙草,極眺心悠悠。」

2. 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大如卵,尾尖,采下曬乾,稱為煙葉,含尼古丁等質,可製成各種捲煙及煙絲。原產南美、 明代傳入我國。

土風錄·煙草 引 清 劉廷璣 在園雜誌:「閩 外人相傳,高麗 國妃死,王哭之慟,夢妃告曰:「塚生一草,名曰煙草,焙乾,以火燃之,而吸其煙,則可止悲。」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 吃煙事述:「煙草出於呂宋,其地名曰淡巴姑,明時由閩海達中國,故今猶稱建煙。」

嘆今來古往 物換人非 天地裏  唯有江山不老

【今來古往】

由古至今。

唐 張蘊古 大寶箴:「今來古往,俯察仰觀,惟辟作福,為君實難。」亦作「古往今來」。

【人非物換】

人事變遷,景物更易。

紅樓夢 第一回 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

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

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歷注明,方使閱者了然不惑。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

誰知此石自經煆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別,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於石邊,高談快論:先是說些雲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後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

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聞二位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雖粗蠢,性卻稍通,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世之材,利物濟人之德。如蒙發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裏受享幾年,自當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

二仙師聽畢,齊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紅塵中有卻有些樂事,但不能永遠依恃;況又〈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個字緊相連屬,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倒不如不去的好。』

【物】

人以外的具體的東西:事物。生物。物體。貨物。禮物。文物。物價。物質。地大物博。物極必反。

比較:物是人非

景物依舊,人事全非。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書:「節同時異,物是人非,我勞如何?」宋 李清照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雨巾風帽 四海誰知我 一劍橫空幾番過

【雨巾風帽】

遮蔽風雨的頭巾和帽子。常借指浪遊之客。

宋 范成大 正月十四日雨中與正夫朋元小集夜歸:「燈市淒清燈火稀,雨巾風帽笑歸遲。」

宋 陳三聘 夢玉人引:「雨巾風帽,昔追遊、誰念舊蹤跡。」

【一劍】

孟嘗君列傳 第十五 史記 卷七十五:

初,馮驩聞孟嘗君好客,躡蹻 (足踏草鞋)而見之。孟嘗君曰;「先生遠辱,何以教文也?」馮驩曰:「聞君好士,以貧身歸於君。」孟嘗君置傳舍 (下等招待所)十日,孟嘗君問傳舍長曰:「客何所為?」答曰:「馮先生甚貧,猶有一劍耳,又蒯緱 (用草繩纏繞劍柄)。彈其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遷之幸舍,食有魚矣。五日,又問傳舍長。答曰:「客復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輿』。」孟嘗君遷之代舍,出入乘輿車矣。五日,孟嘗君復問傳舍長。舍長答曰:「先生又嘗彈劍而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孟嘗君不悅。

【劍】

唐 李頻 春日思歸詩:「壯志未酬三尺,故鄉空隔萬重山。」

【橫空】

1. 橫過天空。

唐 虞世南 侍宴應詔賦韻得前字:「橫空一鳥度,照水百花然。」

宋 周紫芝 水龍吟 黃金雙闕橫空:「黃金雙闕橫空,望中隱約三山眇。」

2. 橫亙天空。 宋 周紫芝 水龍吟·天申節祝壽詞「黃金雙闕橫空,望中隱約三山眇。」

3. 彌漫天空。

宋 蘇軾 西江月 照野瀰瀰淺浪:「照野瀰瀰淺浪,橫空曖曖微霄。」

明 高明 汲古閣本琵琶記 第四十一齣:「只見朔風四起,瑞雪橫空。」

【番】

1. 遍數,次,回:三番五次。

2. 輪流更代:輪番。

3. 稱外國的或外族的:番邦。番茄。薯。

4. 倍:產量翻了兩番。

按玉龍 嘶未斷 月冷波寒 歸去也 林屋洞天無鎖

【按】

手向下壓或摁。

說文:「按,下也。謂手抑物使下。」

史記 絳侯周勃世:「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

史記 項羽本記:「項王按劍而跽曰。」

張溥 五人墓碑記:「緹騎按劍而前。」

【玉龍】

1. 喻劍。

唐 李賀 雁門太守行:「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擕玉龍為君死。」 王琦 匯解:「玉龍,劍也。」

唐 呂岩 化江南簡寂觀磨劍贈侯道士:「欲整鋒鋩敢憚勞,淩晨開匣玉龍嘷。」

2. 龍形的玉雕。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 物異:「 梁 大同 八年,戍主 楊光欣 獲玉龍一枚,長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不似人作。」

元 喬吉 水仙子 廉香林南園即事:「玉龍筆架,銅雀硯瓦,金鳳箋花。」

3. 傳說中的神龍。

宋 劉克莊 清平樂 五月十五夜玩月 詞:「醉跨玉龍遊八極,歷歷天青海碧。」 金 高庭玉 天津橋同李之純待月 詩:「跳上玉龍背,抱得銀蟾光。」

清 袁枚 隨園詩話 卷十四:「 永安寺 壁上有 梅田女史 題詩雲:『 靈妃 齊駕玉龍回,留得清陰滿緑苔。』」

4. 指龍形的漏壺。

宋 張孝祥 菩薩蠻:「玉龍細點三更月。庭花影下餘殘雪。」

元 薩都剌 章貢道中:「憶得當年曾夜值,玉龍銀箭漏聲長。」

【嘶】

細而尖的連續聲。如:嘶唧;嘶啦;嘶啦啦;嘶嘶。

【歸去】

回去。

唐 李白 題金陵王處士水亭詩:「醉罷欲歸去,花枝宿鳥喧。」

水滸傳 第三十二回:「恐父親煩惱,先發付兄弟宋清歸去。」

【林屋】

山名。

道教十大洞天之一。在 江蘇 吳縣 洞庭西山 (古稱包山 )。周圍四百里,號稱「元神幽虛之洞天」。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 卷上:「洞庭山 有宮五門,東通 林屋,西達 蛾眉,南接 羅浮,北連 岱嶽。」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入林屋洞:「知名十小天, 林屋 當第九。」

元 顧瑛 送鄭同夫歸豫章分題得洞庭湖:「神禹 書藏 林屋 裡,仙人詩刻石屏前。」

明 高啟 洞庭山:「中有 林屋 仙所都,銀房石室開金鋪。」

【洞天】

1. 道教稱神仙的居處,意謂洞中別有天地。後常泛指風景勝地。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閔預:「此尼菴也,幽辟深邃,別有洞天。」

2 謂廣大。

宋 王禹偁 送柴轉運赴職序:「長州吏王某受公之知、探公之道久矣,惜公藴洞天之度,有致君之心。」

認雲屏煙障是吾廬 任滿地蒼苔年年不掃

【認】

1. 分辨,識別:認得。

2. 表示同意:認可。

3. 與本來無關係的人建立某種關係:認親。

4. 認吃虧:這事沒辦成,我認了。

【雲屏】

1. 喻層迭之山峰。

元 虞集 寄答桂風子先生:「雲屏第九疊,相與浴晨暾。」

2. 有雲形彩繪的屏風,或用雲母作裝飾的屏風。

晉 張協 七命:「雲屏爛汗,瓊璧青蔥。」

唐 劉長卿 昭陽曲:「芙蓉帳小雲屏暗,楊柳風多水殿涼。」

3. 喻屏捍朝廷的人。

唐 溫庭筠 過孔北海墓二十韻:「鸞凰嬰雪刃,狼虎犯雲屏。」 曾益 題注:“ 「董卓廢立,融每因對答,輒有匡正之言。」

4. 雲翳,雲。

唐 元稹 遭風二十韻:「俄驚四面雲屏合,坐見千峰雪浪堆。」

唐 儲光羲 同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山戛浴蘭阯,水若居雲屏。」

【煙瘴】

1. 瘴氣。深山叢林間蒸發出來的濕熱霧氣,人觸之輒病瘧。

宋 歐陽修 論台諫官唐介等宜早牽複劄子:「唐介 前因言 文彥博,遠竄 廣西 煙瘴之地,賴陛下仁恕哀憐,移置湖南,得存性命。」

三國志平話 卷下:「不聞蠻景煙瘴,瀘水 蜈蚣巴蛇,乃蠻地毒物?」

2. 煙瘴地面。舊指西南邊遠地區。古代常作為發配重犯之所。

明史·刑法志一:「充軍者,明初唯邊方屯種。後定制,分極邊、煙瘴、邊遠、邊衛、沿海附近。」

【蒼苔】

青色苔蘚。

晉 潘岳 河陽庭前安石榴賦:「壁衣蒼苔,瓦被駁鮮,處悴而榮,在幽彌顯。」

唐 杜甫 醉時歌:「先生早賦 歸去來,石田茅屋荒蒼苔。」

【廬】

指簡陋居室。

荀子 正名:「屋室廬庾。」〈注〉廬:草屋。 庾:依山崖建成的房子。

晉 陶潛 讀山海經詩 之一:「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晉 陶潛 飲酒:「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